![]() 田吉厚---全国书画人才资料数据库2020-08-31 16:22
田吉厚,男,漢族,字正訸,出生山東龍口,50年生人,65年天津首批知青,奔赴內蒙五原,與墨有緣,齋號墨田草堂,中國美術家協會,天津美術家協會,神箭協會會員。多次入選國家級,天津市級,全軍,內蒙自治區展出作品並獲獎。 05年《滿目高山復春來》在香港展出,被香港中央政府珍藏,香港文滙報,大公報,商報,鳳凰電視臺作了祥細報導。 天津今晚報,中老年時報作出個人山水畫專題報導。 06年《何地尋總理,忠魂遍山川》被周鄧紀念館珍藏。 06年《發我肺腑繪青山》在天津美術館成功舉辦個人山水畫展覽。 多幅作品被國內外朋友珍藏。 山水畫實為高雅藝術,自古都是文人雅士最愛,他們熱愛祖國青山綠水,熱愛遊歷大好山河,愛描繪高山峻嶺,古今多少墨客賦出多少詩句畫作。 今吾作山水畫,寄情抒懷,更多是釋夢補懷。在大青山腳下,生活多年,對大青山的描繪,寓意是魂牽夢縈和一絲迷戀與最初期待表現。 正逢春暖夏初時,奼紫嫣紅鬥彩艷。 連綿不斷的大青山,靜靜地伸展著自己的脈絡,開闊地擁抱著大地,擁抱著蘭天。山體奇異重疊,山谷遷迴曲折,山石裂縫是生命的符號,是崛起的靈魂,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讚歌。手握畫筆,激情四起,難以忘懷,青山峻嶺,黃河九字灣,澎湃東流,彷彿真正蘇醒自己的生命。 潑墨山水,彩墨山水盡是自然雅趣。 青山情懷,青山印象更多在畫中體現。 新冠下的春日,還給自己的繪畫空間,每天清晨早起舞弄。 今年的春,不同往年的春。 春歸夏始,案上仍鋪宣。 先賦蒼松綠柏,後感青山泉水。 白發沾兩鬢,皺紋額上添。 滿袖墨香舞,詩書得開篇。 畫的主題依舊大青山。 曾經還是那樣曾經, 山水還是那樣山水。 畫得是對大青山的敬畏,眷戀和熱愛。 古人筆墨技法,在那個時代適合衍生。吾現在用墨,大筆開道,層層積染,形於自然,筆與筆之間,留有空間。反復二三遍,及至數十遍。加其厚度,求華潤蒼茫之感,增強黑白對比,反復皴擦,散鋒合鋒並用,橫掃豎抹,勾皴交用,然後細心收拾。這樣功力求得平,留,圓,重,濃,淡,破,積效果。用以表現筆墨凝重感,正是在實踐中求知。對於前古人並非程式化繼承。而是加入現代人對傳統的解折,其具體表現在山水畫中。 吾好詩書畫印,山水寄情,足以言志。今正古稀,書畫迭出,存留一種林泉之志,誠以表之。 微風拂柳,桃李芳菲。 青山澹泊郎潤,草木含笑吐翠。 天地自有大美,四季有明法,萬物成理,鋪紙舒局,潑墨妍笑,執筆常在手。 塵世喧囂與塞外大青山,滔滔黃河水,滄桑煙雲相比,竟是渺若塵微不足道。 人間四季之盛衰榮枯,引山水為知音,揮青山當戶。漫海煙波,掬清泉濯心,澄懷物象,手摹心追。 歸隱筆墨松杉,一筆一畫,皆有魂魄,賦於靈性。萬千氣象融心,慧思,凝情,明智,胸懷筆端,貫通心中蘭圖。揮亳畫卷,或拙筆勾勒,流連尺度,收發自如,如老牛耕地,如快馬揚鞭馳聘。嚴冬盛夏,宣紙幹匝,樂在其中。 萬裏青山奔腕底,八方風雨壯心懷。 盡性寫意山水魂,穹理蘊藉墨田中。 格守筆墨當隨時代,追求雄渾,蒼茫,磅薄,大氣,力健境界,突出表現人文精神和筆墨二合一的藝術風格。 謹沿筆墨足跡尋求真正自己。 田吉厚作品欣赏
|